2018-11-12
今天整理抽屜翻出二張鑽石救災獎券.我大約了解當時發行此券的用意.心想了解更多此券的相關內容.所以上網打了鑽石救災獎券.出現了許多相關內容.所以我大致彙整些重點後分享給大家.
1950年代初期,中國大陸旱災嚴重,加上中共建軍備戰,大陸出現空前飢荒,總統蔣中正眼看淪陷後的中國大陸,民不聊生,哀鴻遍野。 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 ,他向海內外同胞廣播,呼籲各界鼎力救濟大陸災胞。為了響應蔣中正的號召,同年 四月四日 ,四百餘位發起人在臺北市南海路臺灣省參議會禮堂,成立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,簡稱「救總」。
民國四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行政院 臺四二財字第七七七一號令函副本:「以日本歸還我國戰時被劫物資,內有飾品一批,計1735粒,重368.17克拉,准撥交救總,以發行獎券方式處理,所得價款,除以美金二七、一一五、四四元折合新台幣提交交通部外,其餘全部撥充救濟經費」救總經會同經濟部電洽我國駐日大使館,於四十三年六月二十九日由東京運抵台北,當即邀請行政院 、內政部、財政部、審計部、經濟部等機關派定代表,前往海關辦事處,共同檢驗接收,並由救總加貼封條,會同經濟部正式委託臺灣銀行原封保管。
由於此項獎券之發行,在救總尚屬創舉,當時的籌備工作顯得特別謹慎,分為接收、鑑定、配獎、發行、開獎、給獎等六個階段進行,特別延請對於鑽石具有特殊研究之專家常子萱、鐵寶亭、陳烏龍...等諸先生負責鑑定,並邀請有關單位指派代表會同辦理。
救總在公開、切實、嚴密原則下,為使此項工作進行順利起見,特邀請行政院 、內政部、審計部、經濟部、財政部、臺灣省政府、省財政廳、社會處、臨時議會、臺灣銀行、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、臺北市記者公會等機關團體,成立鑽石救災獎券發行委員會,專責主持。發售開獎工作委託臺灣銀行辦理,並擬訂發售、領獎給獎辦法,提請救總第五屆理監事第七次聯席會議准予核備,此項獎券定於四十四年三月十八日開始發售,總計發行八十萬張,每張售價新台幣五元,並於四十四年四月十八日在臺北市三軍球場開獎.
此次發行鑽石獎券,最後結算,淨收入新台幣三百零一萬八千三百六十七元整。此款經撥作一般經常救濟之用。
參考書籍:
馮致遠 編,《救總實錄》,台北: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,1980
聯合報1954.6.
中央日報1954.6.
中央日報1955.4.
鑽石救災獎券的「救災」,救的是飽受旱災之苦的「中國大陸同胞」,主辦單位是「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」,獎券由救總委託台灣銀行發行;所得金額除一部分償付交通部沈船價款外,其餘都做為救濟用。兩岸隔絕的年代,救濟方式為空投食米與日用物資,據統計,救總自成立時的1950年至1964年,空投大陸救濟物資共162次,總計投下食米4,648噸、日用品和救災口糧袋47萬4,413包、慰問函1億9,915萬份。高空氣球內除放置救災口糧袋外,還有印有蔣中正總統談話的五彩宣傳單,希望能藉此幫助「苦難的大陸同胞」。
僅只發行一期的鑽石救災獎券形式類似愛國獎券,每張售價5元,共發行18萬張,大小獎項共563個,特等獎一名,獨得價值20萬餘元的17.02克拉鑽石,頭等獎也是一名,獨得14.98克拉鑽石,其他還有二等至七等、外加附獎。獎愈小,鑽石也愈小,最小的只有一粒米大,但會比較多顆,比如最小的附獎是8顆0.136克拉鑽石。
號稱「中獎機會多!鑽石價值高!救災意義大!」的鑽石救災獎券於1955年3月18日開始發售,據當時報導,發行初期暢銷一時,之後逐漸滯銷,至開獎前還有6萬餘張。4月18日下午二時,在三軍球場開獎,特獎、頭獎分別落在台北市、台中市。特獎幸運兒是38歲未婚海軍中尉林守銘,獲得17克拉鑽石的他,心願是賣掉後成家。不過,當年政府禁止真鑽石的買賣(人工鑽石可以自由買賣),因此幸運獲得真鑽的得獎者,不能買賣把鑽石換現.
重大獎都應繳稅但此次還發公文不須繳稅.公文內容如下.令各縣市政府(局)為鑽石救災獎券中獎人應納之一時所得稅及帶征防衛捐特准豁免,希遵照.也有附國家圖書館更府公報網站照片.
資料來源網路
文章引用自:網路彙整